遊戲中那些讓人感動的瞬間-我願用所有存檔為你抵擋一次傷害

艾莉撫摸長頸鹿

遊戲中那些讓人感動的瞬間-我願用所有存檔為你抵擋一次傷害

美國末日

遊戲《美國末日》又名《最後的生還者》是由索尼旗下的著名工作室頑皮狗第二團隊秘密開發兩年的作品,講述了人類因某種真菌傳染病而面臨絕種危機,當環境從廢墟的都市再度自然化時,倖存的人類為了生存而自相殘殺的故事。

但是和以往的同類題材遊戲有著很大的不同,遊戲主角並沒有展現末世英雄如何解開謎團拯救世界,而是聚焦於小人物,展現大滅絕下人性的異化與堅守。兩名主角個性鮮明,在探索困境下人類的心理波動,突出放大主角們的心理活動。

遊戲中的人物並不算多,除了喬爾與艾莉兩個主角,剩下的配角幾乎都是以接力的形式出現的,但是每一個角色的塑造都恰到好處,同時他們又以幾乎完美的角度,襯托並影響了兩個主角。(不得不說遊戲的編劇跟導演功力深厚)

遊戲中那些讓人感動的瞬間-我願用所有存檔為你抵擋一次傷害

主人公喬爾作為一個經歷過大低谷的老男人,心中早已是滿目瘡痍,麻木無情。而艾莉也不是省油的燈,正值十三四歲的少女,本就是叛逆惹人嫌的年紀。加上父母早逝缺少關注與教育,她就像一隻暴躁的小刺蝟,一碰就刺。當喬爾得知要帶這個小麻煩一起上路時,心裡千百個不願意。但是,導演、編劇功力深厚就表現在這,遊戲中,兩個人的性格曲線圓滑通順,每一個節點上的選擇都合情合理。從一開始的寡言少語,到最後的生死與共,一路上兩人經歷了很多,也改變了許多。

在大學的時候,喬爾與獵人對戰後身負重傷,此時的艾莉作為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所表現出的堅強是驚人的,她掩護喬爾離開,為喬爾縫合傷口,尋找食物、柴火,照顧了喬爾整整一個冬天。這對一個瘦小的少女而言,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挑戰。但是艾莉沒有抱怨,而是一聲不吭的獨自扛下了一切,畢竟喬爾都不在了,她流淚又有誰會憐惜。當喬爾最終救出艾莉時,堅強了那麼久的艾莉終於可以鬆一口氣,倒在喬爾的懷裡放聲大哭。

後來,喬爾與艾莉即將抵達目的地,整個空氣中都瀰漫著淡淡的哀傷,喬爾即將與這個天生抗體的少女告別,克服了千難萬險,一路走來,雖然沒有說明,但是已經情同父女。

艾莉的抗體可以拯救人類為主的世界,但是,世界由人類統治真的會更美好嗎?

遊戲中那些讓人感動的瞬間-我願用所有存檔為你抵擋一次傷害

艾莉撫摸長頸鹿

在終點之前,兩人邂逅了一群長頸鹿,相信當艾莉觸碰長頸鹿的時候,玩家們的心也被觸動了。

我願用所有存檔為你抵擋一次傷害

遊戲中那些讓人感動的瞬間-我願用所有存檔為你抵擋一次傷害

尼爾:機械紀元

遊戲《尼爾:機械紀元》,是鬼才製作人橫尾太郎的作品,遊戲劇情曲折,內涵深邃,和《底特律》類似,尼爾也是仿生人題材。只不過在尼爾的世界中,人類早已滅亡,地球也被外星人文明佔領。殘存的人類在月球建立反抗軍,並製造人造人嘗試收復地球。在主題上,似乎這類的科幻作品都差不多,尼爾所思考的哲學議題也是何者為人何者為美,存在主義,造物主與創造物的關係之類的。

遊戲中那些讓人感動的瞬間-我願用所有存檔為你抵擋一次傷害

遊戲場景

憑藉優秀的聲畫表現,尼爾在2017年各大會展上出盡風頭。遊戲有整整26個結局,不過大多都是彩蛋,真正意義上的結局只有C結局和E結局。在E結局中,三位主人公全部GG的慘烈結局,玩家們自然是黯然銷魂,唏噓不已。為了平復大家的心態,《尼爾:機械紀元》以小遊戲的形式給予了玩家們最後一次改變結局的機會。

遊戲中那些讓人感動的瞬間-我願用所有存檔為你抵擋一次傷害

小遊戲

只要玩家能在字面意義上,擊敗製作組的所有人,就能夠保存下三位主人公的數據,一開始,相信大部分的玩家肯定是想:這下我有機會了!畢竟這種小遊戲,覺得是小場面,hold得住,沒啥大問題,但是隨即就發現,這遊戲的難度是匪夷所思的呀!敵人越來越硬,彈幕越來越多,尤其是大大的Square Enix 蹦出來的時候,敵人的光彈簡直是鋪天蓋地。

要在此放棄嗎?你承認自己戰敗了嗎?這一切都是白費力氣嗎?你認為區區遊戲實在很蠢嗎?你承認這個世界是沒有意義的嗎?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,玩家們收到來自製作組濃濃的嘲諷,玩家們由自信到洩氣。但是奇特的是,隨著死亡次數遞增,會有越來越多的玩家留言跳出來,鼓勵你再一次站起來,不要就此放棄。

遊戲中那些讓人感動的瞬間-我願用所有存檔為你抵擋一次傷害

這時玩家會收到救援提議,要接受救援嗎?這時雖然不報啥希望,但是大部分玩家還是會選擇接受救援,這時,遊戲背景音樂中的女生獨唱就會變成大合唱伴奏,一個又一個戰友出現在你的周圍,和你一同迎敵。那是來自全世界所有玩家的幫助,原本勢單力薄偶的火力現在宛如泉湧。當你被打中,會有消息提示,某人的數據已經消失。原來,每個通過E結局的玩家,都可以選擇刪除並上傳自己的所有存檔數據來支援其他未通過E結局的玩家。那些玩家基本不可能認識你見過你,但是他們願意用所有的存檔,為你抵擋一次傷害!

參考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