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在群組聊天的時候,網友不經意間發的一張圖,幫我解答了長久以來的疑惑。
下面這張圖來自導演片淵須直的主頁,雖然標題寫的是原畫,但準確來講這是張layout。
畫面呈現的是2016年上映的動畫電影《在這世界的角落》中的一個鏡頭。
片淵須直導演備註了這是2013年的,雖然在動畫製作過程中有更動,但蒲公英整體的運動軌跡還是這樣。
彎曲的軌跡代表蒲公英飛出去時的方向,密密麻麻的點代表相對應的每個時間點下蒲公英的位置,按照編號填入對應的原畫後,再在軌跡中無編號的位置添加中割。
我一開始以為花瓣是像個別的雨雪天氣那樣,直接添加的素材,沒想到是這樣一點點畫出來的。
這裡的花瓣素材用3D建模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,關鍵工作其實還是在這個軌道的設計上:
什麼時間點,蒲公英會停在哪裡。
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反映在畫面中,將直接影響物體的速度,以及畫面的流暢度。
當然,講這個例子也不是為了要捧片淵須直為了做這3秒的鏡頭有多麼用心,可以再展開說說動作的踩點和律表的使用。
想必大家都知道,作畫部分是由「原畫」和「中割」兩部分組成的,原畫傾向於反映關鍵動作,中割傾向於展現動作過程。
按照「中割」的字面意思以及觀眾們常規的思路來想的話,中割肯定是處在時間的等分位置上的,雖然多數情況是這樣,但也有不少例外。
八、九零年代井上俊之等原畫師們,嘗試在原畫之間不加中割,或者選擇了在非時間中點的踩點方式。
現在看到的流暢且有衝擊力的作畫,大多數也不是一板一眼的按照「等分時間」的思路去添加中割。
由於沒有現成的圖,還是拿兵長舉例子吧,上圖這張兵長向前飛的動作,在插入「原畫」和「原畫參考」的時機就非常的巧妙,最後的減速到停下的部分用掉了更多的張數,為流暢的動作增加了節奏感。
當然,軌目指示只是個簡單的示意,真正用在製作過程中的依據,是原畫師填寫的律表。
原畫師將自己認為需要使用原畫、中割的時間點標註在律表上,掌控著整個運動過程的節奏與規律。
在小圓這張圖中,我們也能看出來所謂的中割也並不是真的割在正中間的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,只是畫畫好就能成為頂尖原畫師嗎?
答案是不行,一個幾秒鐘的鏡頭背後,是原畫師作畫經驗數年的沉澱。
頂尖原畫師除了有精準的構圖能力之外,還要掌握的是對動作姿勢和踩點的精準把控,有時甚至會因為1/24秒的誤差而「斤斤計較」、有時會為了選取一個過渡動作而絞盡腦汁。
原畫師西尾鐵也說過「即使觀眾看不出來,創作者也不能對自己撒謊」。
但其實融入了心血的誠實創作,終究是不會被觀眾們忽略掉的。